国产美女视频国产视视频_国产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小说_亚洲色偷偷色噜噜狠狠99网_亚洲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郵箱登錄:
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成員動態 → 正文
中國船舶平陽重工:高質量黨建為企業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來源:中國船舶集團     日期:2023-01-06    字體:【大】【中】【小】

  歲月,鐫刻下奮斗的足跡;時間,見證著非凡的跨越。中國船舶集團旗下平陽重工第二次黨代會以來的六年,是公司發展史上極不平凡的六年。六年來,平陽重工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二十大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在中國船舶集團、七〇五所/華雷集團的堅強領導下,牢記囑托,勇毅前行,交出了一份高質量發展的優異答卷。

   六年來,平陽重工先后兩次獲評中國船舶集團黨建工作責任制考核、經營業績考核雙A級,中國船舶集團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考核、經營業績考核雙A級企業;榮獲中國船舶集團奮斗獎、經營貢獻獎、軍工考核評價第三名;榮獲山西省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山西省國防科技工業文明單位等多項榮譽稱號。

  六年來,在平陽重工黨委的堅強領導下,平陽重工實現從“扭虧脫困”到效益增幅高于總量增幅兩倍以上、改革創新實現大跨越、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的“三大質變”,蹚出了一條改革發展的新路子。

  改革篇

   “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是重大政治原則,必須一以貫之;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是國有企業改革的方向,也必須一以貫之。”習近平總書記在2016年10月10日至11日全國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為平陽重工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8.0米大采高液壓支架

  平陽重工黨委認真貫徹落實全國國企黨建會精神,堅持把黨的政治建設作為根本任務,充分發揮公司黨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的作用,牢牢把握發展道路和方向,聚焦主責主業,履行強軍守責,在深化改革中不斷提升企業治理效能,在系統施治、標本兼治上不斷取得新成效,建立起更加科學的體制機制。

  明確發展目標 調整產業結構

  “十三五”初期,作為平陽重工民品支柱產品的液壓支架,受煤礦壓縮產能和資源整合等因素影響,市場嚴重萎縮,致使公司發展遇到瓶頸,一度處于虧損狀態。

  面對嚴峻的形勢,平陽重工黨委領導班子審時度勢,科學規劃,全面分析虧損原因,深入研究存在的問題和深層次矛盾,努力突破主打產品和主打產業單一的現狀,提高風險抵御能力,有針對性地制訂了改革措施,力爭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為公司長遠健康發展奠定基礎。明確了“前兩年實現扭虧為盈,后三年實現效益快速提升”的五年發展目標,確立了“多元化經營、多模式創新、高質量發展”的經營思路,在適度淡化經濟規模的同時,著力優化全員勞動生產率、資產負債率、凈資產收益率、業務結構占比等效率提升和科技創新指標。

  平陽重工著力培育前瞻戰略性產業,打造“平臺+項目+產業”發展模式。煤機產業2017年實現法人化獨立運作,在山西、陜西、云南、廣西等地設立平臺公司,完善結構布局建設,支撐產業結構調整,致力高端人才引進、商業模式創新和新產品孵化轉化。實現由生產任務型分廠向生產經營型公司轉變,促進產業做強、產品做優。治理體系規范,注重技術升級,保持適度規模,實現優質發展。

  六年來,平陽重工通過立足軍品、穩定煤機、做強機械裝備,大力發展清潔能源和環保產業的多元化經營,并結合實際進行商業、營銷、管理等方面的多模式創新,發展領域拓展到防務裝備產業、煤機裝備產業、農機裝備產業、節能環保制品產業、復合材料制品產業、協作配套加工產業“六大產業板塊”和特色工程項目總承包、專業裝備集成服務“兩大集成服務產業”,發展布局更加系統完善,發展方向更加科學多元,產業結構更趨穩定合理,發展質量和效益顯著提高。

  改革三項制度 激發內部活力

  改革是提質增效的重要保障。企業要發展就必須革陳出新,抓住問題根源,向改革發展要效益。

  薪酬改革增添動力。平陽重工先后4次修訂《工資收入考核分配辦法》,落實職工收入增長方案,在山西平陽廣日機電有限公司和山西平陽煤機裝備有限責任公司等科技型子公司探索實施崗位分紅、超額利潤分享方式的薪酬制度改革。2017年以來,在崗職工平均收入逐年遞增10%以上,全方位調動了干部、職工干事創業的積極性。

  干部改革激發活力。通過干部競聘上崗、社會渠道招聘、三支隊伍人才培養、員工定崗定編、分類薪酬制度改革等措施,形成了“干部能上能下、員工能進能出、薪酬能增能減”長效機制,增強了公司創新發展活力。加大高素質年輕干部的培養選拔力度,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學歷占比由47%上升至77%,35歲以下干部占比由4.3%提高到24%,干部隊伍活力全面提升。

  機構改革提升效力。通過兩輪機構調整,部門由原來的51個減少到29個,實現了管控有度、精干高效的目標。同時,對標企業內控制度,累計完成130余項文件制度的修訂,理順了工作機制,提升了管理水平。

  全面瘦身健體 優化財務指標

  沉重的負擔,是制約企業發展的桎梏。為此,平陽重工在深化改革的同時進行了一次全面的自我“減肥”,通過冗員分流安置、剝離無效資產、精干企業主體,達到瘦身健體、輕裝上陣的目的。公司制訂了平陽重工分流安置方案,將在崗職工由3600余人減少到2000人左右,人員結構更趨合理,工作效率明顯提高。與此同時,協調推進企業辦社會職能剝離,統籌實施棚戶區改造工程,逐步完成“三供一業”移交工作,社區、人防、醫院和幼兒園等社會職能平穩剝離,完成7戶廠辦大集體企業關閉清算,降低了管理成本和資金成本,促進企業聚焦主責主業。

  盤活存量資金,提高風險管控。平陽重工制訂“兩金”壓控專項方案,將成本預算控制指標細化到各內部核算單位。同時,采取法律訴訟、社會力量回款等措施,加大了應收賬款的回收力度,“兩金”占比逐年下降。通過開展全面風險管理和審計內控工作,有效防控現金流風險、供應鏈風險和市場波動風險;以“成本工程”為抓手,推動設計、制造、配套等環節和采購、人工、財務等方面的管理改進,促使資產負債率降低到合理水平,實現新發展。

  “十三五”期間,平陽重工利潤年均增長103.25%,經濟總量增長保持在20%以上。在完成目標任務的同時,該公司堅持最大限度地維護職工利益,以職工與企業雙贏、成果共享為目標,一步步提升職工生產生活水平,讓職工群眾切實享受到改革紅利。

  創新篇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加強國家創新體系建設,強化戰略科技力量。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這為平陽重工發展提供了不竭動力。

  強化科技創新 夯實發展根基

  黨的十九大以來,平陽重工大力實施科技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科技創新為抓手,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通過積極開展科技成果和知識產權工作,加速提高成果轉化效率;通過頂層設計和政策支持,加強創新人才的引進和培養;通過政府政策資金支持,研發經費投入規模逐年提高;通過構建規范高效、充滿活力的創新管理體制機制,推行實施 “項目制”“項目跟投”管理模式,優化科技項目成果轉化,推進重點項目從研制階段向產業化階段轉化。

  平陽重工先后完成了 “碳纖維復合材料成型技術研究”項目,利用該項目成果成功研制了輕靜型多功能艦船標準顯控臺、復合材料舵板等產品;“玄武巖纖維包裝箱研制”項目使得公司成功掌握了玄武巖纖維成型技術,并成功將其應用在艦船領域;“纖維增強復合材料智能容器”項目以及“多給絲纏繞設備”項目的開發研制,標志著公司在復合材料應用研發領域邁上新的臺階。

  六年間,平陽重工科技創新項目研發費用投入達 5.08億元,圓滿完成75項科技創新項目,多個研發項目先后獲得國防科技進步一等獎、中國船舶集團科技發明三等獎、山西省科技創新獎等國家級、省部級獎項26項,授權發明專利48項。2022年,平陽重工首個省級新型創新平臺——山西省海洋環境下復合材料應用工程研究中心被批復為省級工程研究中心,為科技創新工作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制造高端裝備 引領行業發展

  礦用液壓支架產品是平陽重工的主導民品,該公司著力推進以核心技術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用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建設,按照“探索一代—預研一代—研制一代—生產運用一代” 制定有序接替的研發計劃。

  六年來,平陽重工著力在綜合智能化采煤控制系統研發上下功夫,提高智能化煤機成套裝備的核心技術競爭力,運用新材料、新工藝,促進液壓支架向新結構、大數據、輕量化煤機成套裝備生產和服務升級,實現遠程操控,在“高可靠智能化液壓支架及其關鍵技術開發”“銷軸類零件柔性自動化生產線關鍵技術研究”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該公司旗下全資子公司山西平陽煤機裝備有限責任公司2022年8月自主研制的首套國產8.0米超大采高智能化液壓支架 PY608在陜煤集團順利通過地面聯調,并成功下井。該型礦用支護設備的工作阻力、支護高度以及設計工藝等均刷新山西省紀錄,技術水平在全國范圍內達到領先水平。平陽煤機先后被評為中國煤機協會“誠信企業”“十三五”科技創新領軍企業,“平陽煤機”品牌被認定為“中國煤炭機械工業優質品牌”,公司成為 2022年山西省10家企業技術創新獎得主之一、2022年省級智能制造示范企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外引內培并舉 激發聚智活力

  人才,是科技創新的基石。平陽重工高度重視技能人才隊伍的建設,不斷探索“高精尖”人才培養新機制,加強與國內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合作,采取外部引智借力、內部搭建平臺等舉措,“引、培、聚”多措發力,廣泛吸引、聚集人才。

  引智借力——平陽重工通過聘請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專業領域人才,參與項目實施,提高產品設計產出能力,先后與清華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太原理工大學、中北大學,太原科技大學等高等院校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伙伴關系,完成了轉子、定子、舵、海洋浮標、顯控臺等產品的研制工作。2022 年,該公司在核裝備領域與國內知名高校共同研制了“控制棒驅動線產品”,與某研究院研制的“堆本體抗震比例模型”第四代先進核能快堆關鍵設備,攻克了新型樹脂基材料成型難關,其推廣應用后可大幅減少我國石化能源的消耗,促進節能減排。

  搭建平臺——平陽重工充分發揮高技能人才、專家等優勢,在各主產公司創建了以“全國勞動模范”董鵬、“全國技術能手”王永軍、“煤炭行業焊接技能大師”秦雪峰、“山西省勞動模范”李建波等命名的國家級、省級創新工作室。2022年,公司先后突破 “某產品導軌的裝夾裝置設計”“高溫合金材料切削加工研究”“數顯高度規測量功能的開發”等多項技術和生產加工瓶頸。目前,公司共有勞模(職工)創新工作室7個,其中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1個、山西省省級工作室2個、省國防工辦級工作室4個,為高技能人才的成長成才提供了廣闊的平臺。

  六年來,平陽重工廣泛開展“工匠杯”職工職業技能大賽,先后有1126人參加35個工種(崗位)的角逐,競賽范圍由生產崗位向技術、管理崗位逐步延伸,實現了應賽能賽盡賽,一大批青年骨干脫穎而出,走上國賽、省賽舞臺,榮獲26項團體獎,77項個人獎,產生了1名“全國技術能手”、33名“三晉技術能手”;廣泛開展的“科創杯”職工“五小”創新競賽,累計3280人次參與并產生成果1924項,極大激發了職工創新熱情,調動了廣大職工立足崗位鉆研技術、開展發明創造的積極性,在推動公司創新發展中貢獻了職工才智。

  鑄魂篇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把黨的領導落實到黨和國家事業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使黨始終成為風雨來襲時全體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確保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正確方向,確保擁有團結奮斗的強大政治凝聚力、發展自信心,集聚起萬眾一心、共克時艱的磅礴力量。”這為平陽重工發展注入了強大合力。

  加強黨的領導 科學統籌發展

  在平陽重工改革創新發展中,有一種無形的力量,團結起全體干部職工以形成向心力、畫出“同心圓”,匯聚力量,推動著企業不斷前進。

  平陽重工黨委充分發揮領導作用,聚焦主責主業,扛起強軍報國的重大政治責任。加強黨的建設,深化落實黨委會第一議題制度、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集體學習制度。堅持公司黨委議事規則和 “三重一大”決策程序,始終把黨委研究討論作為董事會、經理層決策重大問題的前置程序,推動公司黨委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實的作用得到有力發揮。堅決貫徹落實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全過程,公司本部、各子公司黨建工作進章程,建立了“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牽頭部門組織協調、基層黨支部抓好落實”的工作機制,有效保障了公司各項措施的落實,堅定不移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

  補足精神之鈣 堅定理想信念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行動是思想的體現。平陽重工黨委高度重視黨員領導干部理想信念教育,深入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黨史學習教育,讓黨的創新理論進車間、入班組、到崗位,做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公司班子成員帶頭到基層黨組織講黨課、做宣講、做調研,設立黨的創新理論宣講站點,舉辦“黨史大講堂”、黨史知識競賽、競演講述等活動,用生動的話語講給職工們聽,努力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組織全體黨員領導干部和部分高層次人才到中央黨校、井岡山干部學院、延安干部培訓學院開展政治理論專題培訓,進一步提升黨員領導干部的政治素養和履職能力。依托地方豐富的紅色資源——彭真故居、曲沃石橋堡紅色教育基地等,組織廣大黨員領導干部參觀學習,緬懷先烈足跡,重溫光輝歷程。為全體黨員發放《中國共產黨簡史》《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綱要》等一批理論書籍,持續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入腦入心、見諸行動,通過全方位多途徑的學習教育引導,使廣大黨員干部職工進一步牢記初心使命、堅定理想信念。

  堅持以人為本 彰顯為民情懷

  平陽重工黨委以“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為依托,始終把員工利益放在第一位,深入開展員工思想動態調研,把握職工群眾所想、所思、所需,把事辦到職工心坎上。2020年以來,公司為基層單位改建衛生間、擴建車棚、新建職工小家,為青年職工公寓配備空調、熱水器等,一項項惠民舉措為職工群眾辦實事、解難題。與此同時,實施領導干部掛牌攻關行動,公司領導牽頭解決主管業務范圍內的掛牌難題,逐個啃下困擾企業生產經營、阻滯企業發展的“硬骨頭”;實現黨委聯系基層黨組織、基層黨組織聯系黨員、黨員聯系職工群眾三級點對點“網絡”全覆蓋,實實在在為群眾解難題、辦實事,讓廣大職工切身感受到看得見、摸得著的實際成效。

  強化保障監督 全面從嚴治黨

  強化黨內監督——平陽重工牢牢抓住黨內監督這個“牛鼻子”,運用好監督執紀“四種形態”,構建“黨委主體責任監督、紀委執紀問責監督、職能部門業務監督”三位一體的立體監督網絡,真正使黨內監督嚴起來、實起來;通過強有力的監督體系+巡察制度+問責監督,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文化氛圍,保障企業朝著正確、健康的方向行穩致遠。

  推動正風肅紀——平陽重工以“一崗雙責”責任體系和保障體系建設為著力點,層層簽訂黨風廉政建設責任書及承諾書;以正風肅紀為抓手,開展黨風廉政建設監督考核;堅持重要節日關口廉潔提醒制度,警示黨員干部自覺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堅持底線思維,廣泛開展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宣傳教育,組織廣大干部職工觀看警示教育片,加強廉潔文化建設與培育。對違反制度規定踩“紅線”、闖“雷區”的行為保持“零容忍”,追責到底,持續推進黨風廉政建設,為公司高質量發展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和干事創業的良好環境。

  倡導人文關懷 凝聚奮進力量

  平陽重工積極發揮群團組織職能,展現企業人文關懷,建立關愛職工、服務青年機制,深入開展“四送三有兩保險”行動,通過“春送祝福、夏送清涼、秋送學子、冬送溫暖”送去組織關愛;“住院有關懷、節日有慰問、困難有幫扶”體現“以職工為中心”理念;用職工互助保險和企業補充醫療保險筑起“防火墻”。公司提供職工子弟中高考咨詢、暑期托管托育服務解除職工后顧之憂,舉辦乒羽籃足排比賽和電子競技、釣魚、飛鏢等系列群眾性文體活動彰顯平陽特色,展示出平陽重工良好的社會形象。公司建設1所200平方米“職工身心健康放松中心”,開展職工心理健康咨詢;建成14所“女職工愛心小屋”,關愛女性職工;創建“全國工會職工書屋便利閱讀點”“全國工會職工書屋示范點”,豐富基層職工精神文化生活;建立“平陽重工青年志愿服務隊”,開展扶貧志愿服務、疫情志愿服務、抗洪志愿服務,彰顯青年職工擔當作為,增強了職工對企業的歸屬感和幸福感,形成強大的文化軟實力,激發全體黨員和廣大員工團結奮進、同心跨越、攻堅克難、奮發向上的精神動力。

  著眼長遠發展 開啟美好未來

  奮楫揚帆新起點,實干筑夢再出發。在未來的高質量發展中,平陽重工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植根企業發展沃土和優勢;聚力集團公司“海洋防務裝備產業、船舶海工裝備產業、科技應用產業、船海服務業”四大產業方向領域,按照集團公司“聚焦主責主業”“有所為有所不為”的產業發展原則,堅持“多元化經營、多模式創新、高質量發展”經營思路,著力打造“六大產業板塊主線、兩大集成服務”為支撐的產業發展格局;堅持推進“從0到1”的原始創新、“從跟跑并跑到并跑領跑”的技術創新、“從中低端到中高端”的產業創新,力爭實現經營總量穩步增長、總體效益快速提升、職工收入持續提高,努力建成以軍為本、軍民互動、健康多元、員工價值充分體現的創新型企業。




| 通訊員:毛亞波/武   娟/蘭瑞芬
| 責   編:周   芒
| 校   對:高紅梅
| 審   核:項   麗/甘豐錄